智慧故事 分分秒秒观照当下一念心 过去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,在深山里的道场打坐用功。他的师父常常教诫弟子们说:「你们若想修行,首先要戒止五欲之心;如果能够降服五欲,心不被外境引诱,才可以真正达到修行的境界。」这位年轻的修行者就经常思考:到底五欲对修行人有什么害处呢? 有一天,... 16-08-21 202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行善积德,做好这六件事! 一、孝 百善孝为先,孝的意义一般表现为孝顺、孝敬等。道家认为孝道应该是出于自然的一种行为,但是人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按照自然规律发展,能为所欲为的动物,所以道家强调人要回归一种「孝道」的本性,孝敬父母尊敬师长,这是本应该做的事。 二、救人性命 古... 16-08-21 159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让孩子学会“感恩” 星期天的晚上,饭菜已经上桌,我呼唤女儿:吃饭啦。等一下,她答。 我先吃了。几分钟后,女儿走过来,看了一眼桌子,问:我的饭呢?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。 我心里一惊。她的表情,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: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,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?... 16-08-17 81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小沙弥的前世因缘 在人间,父母、子女亲情难以割舍,面临生离死别之时更是苦痛难言。人生在世,首先要体悟的道理,就是「苦谛」: 在一个小城市的郊外有一座寺院,住持师父很有德行。有一天,一位笃信佛教、居住在距离几个乡镇之远的妇女,带着七岁的儿子前来礼佛,老师父见到... 16-08-17 158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人若不慎思,会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。深山里,有两只猛虎,一只叫善牙,一只叫善博,感情很好,每天都一起出去猎食。他们的后面常跟着一只奸诈的野干,以捡食猛虎吃剩的猎物维生。 野干虽然依附猛虎而生,却非常惧怕牠们的力量,经常思量:一只猛虎就力大无穷,两只猛虎在一起... 16-08-17 209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掌厨事的老和尚 在一个大丛林中,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。他从十几岁到丛林修行后,就一直负责掌厨的工作。 当他年老时,当家师父就问他:是否要换人做掌厨的工作?老和尚说:「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和大家结缘,我不愿意放弃;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,我还是要继续做掌厨的工... 16-08-17 144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,处之安然,幸福自是可得。不因愚痴无知而失足,不因妙法不学而错败,不因邪思而乱志,不因心薄而轻行,不因肮举而再辗,不因贱行而惨毒。是以,大福有妙方。 一、乐修善法,分别善恶,亲近正法,怜愍众生,常识宿命因缘。 二、了知烦恼,不随... 16-08-17 166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有事心不乱 无事心不空 有事此心不乱,无事此心不空。大事心不畏,小事心不慢。 人生的悲欢离合,酸甜苦辣,皆系于心,心若安然,又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呢? 心如莲花不着水,又如日月不住空。 身在红尘之中,事来则应,事过则无。 有所为,或有所不为,心态都平和、静定,如莲花... 16-08-05 202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,经常忘记自己。一些从各方前来参学的禅者,要求拜见禅师,面请教益,侍者通报时说,某位学僧从某地来,想见禅师问禅。 佛光禅师总是自然地反问:谁是禅师? ... 有时,佛光禅师在吃饭时,侍者问:禅师!你吃饭吃饱了吗? 禅师也像茫... 16-07-30 102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翰林挑水 唐朝裴休宰相的儿子裴文德,年纪轻轻就已经做到翰林学士的官职,可谓少年得志。但是裴休宰相并不希望儿子这么早就飞黄腾达,而要他到寺院里学习丛林的生活教育。 方丈大和尚明白裴休宰相做父亲的苦心,等到裴文德来到寺院,便指派他做砍柴挑水的粗活。过去的... 16-07-30 116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小沙弥发大心 从前有个小沙弥,跟一位得了阿罗汉道的师父,住在一起修行。 有一天,两师徒下山,小沙弥替师父拿着衣包,跟在师父的后面走;小沙弥一面走,一面想:修行佛法,虽有三种类型的不同,但是修行菩萨乘法,实在是再好也没有了;自救而救人,自利而利他,将来功德... 16-07-30 194℃ 评论 0 喜欢
智慧故事 没有谁天生暴躁 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盘珪永琢禅师。他一生接引学人,要求应具有佛心和高贵的道德。他说法事理圆融,深入浅出,不仅易懂,还常在结束之前,让信徒发问,当场解说,因此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信徒很多。 一天,有位信徒上前请示盘珪禅师说:我天生暴躁的性情,不知... 16-07-30 92℃ 评论 0 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