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Chrome、Firefox等现代浏览器浏览本站。另外如果需要投稿加我 QQ 3050457879 说你的需求。

佛教菩萨道: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

佛教观察家 释本法 评论

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,他的慈悲,不仅止于人类,就是飞禽走兽等六道众生,也都是他救济的对象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大慈,与一切众生乐;大悲,拔一切众生苦。佛典中慈悲助人、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,比比皆是。佛陀于过去生中舍身饲虎、割肉喂鹰,于现

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,他的慈悲,不仅止于人类,就是飞禽走兽等六道众生,也都是他救济的对象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大慈,与一切众生乐;大悲,拔一切众生苦。”佛典中慈悲助人、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,比比皆是。佛陀于过去生中舍身饲虎、割肉喂鹰,于现世为彻底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,出家证道,弘化十方;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;药师佛为众生除病消灾;观音菩萨救苦救难;地藏菩萨教化地狱等等。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,深深影响佛教的慈善事业;千百年来,佛教团体或默默住持普施,或积极救世济苦,实不亚于慈善机构,尤其佛教更注重文教事业,以佛法义理救度众生饥渴的心灵,这才是最究竟的慈善事业。

佛教对慈善事业的贡献

诸佛菩萨以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,以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悲愿行化于世间。《梵网经》云:“菩萨应生孝顺心,救度一切众生。”高僧大德在学佛修道的历程中,广学菩萨行,有舍身成仁者,有拯济灾难者,有行医救苦者,有放生护生者,更有入世教化,福利社会者。历代以来,佛教在慈善事业的表现,成绩斐然,兹以四点说明:

赈灾:中国的天灾与战争是导致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因素。每当旱灾来临,国家则举行公开仪式,祭天祈雨,帝王往往延请佛教高僧主持仪式,以期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在民间,僧侣也常为灾区百姓举办祈雨法会。佛教诸经典,如《大方等大云经.请雨品》、《大云轮请雨经》、《大云经.祈雨坛法》等,都是以说明佛教对旱灾拯济的重视。不唯祈雨,就是虫害、水灾、地震等天灾的发生,佛教也加以关心救助,解决民生的困苦。

尤其是寺院,不仅仅在灾区布施,更定期施食,普度贫民。隋末唐初,正值战祸,路有饿莩,京都会昌寺法素上座,特为难民设置万人粥会,甚至将寺内金佛熔化,换成白米以济灾馑;唐朝的昙选法师在山西兴国寺门前设置大锅,亲自施粥;四川开照寺的鉴源和尚,每于讲经后,设千人粥布施;元朝佛光大师于饥馑之年,必定亲自煮粥济民;日本铁眼道光禅师,自宽文九年(西元一六六九年)起,在黄檗山创刻藏经,巡游诸国,广募有缘。当时适逢年荒饥馑,禅师遂以所募净财悉数赈济救急。刻藏经费由是必须再度重新劝募,刻藏工作也因而历时十余年才告完成。禅师的慈悲深深地感动日本社会大众,黄檗藏也因而著称天下。其他如唐代的志宽、元代的志德、明代的德清等,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赈灾僧侣。

济贫:天灾、战祸及苛政使得农民普遍贫穷,奉行佛陀慈悲理念的佛教徒对于济贫事业,向来不余遗力。东晋令宗尼常常以自己的财物,分赠穷人;法相和尚将福德净财全数布施贫民;南朝宋僧铨、道猛、法恭、陈法朗等法师,在修行、讲经之余,不忘济穷施贫;隋朝昙延和尚因好施闻名,许多流浪者、贫民都聚集在其门前,寺院曾因此一度断粮,但终因慈愍而感动皇帝赠粮,后来被隋文帝立为国师;大兴善寺的法纯法师以劳役做工所得,捐助贫苦;唐朝德美、慧震、法云、灵润、代病法师等,长年固定布施,或成立悲田基金,或设立施食道场,都是为广大的贫穷者所作的善行。

此外,佛教帝王经常举行大规模的无遮大会,供养僧众,普施有情;直到现在,佛教寺院依然存在斋会,供应斋食。

佛教的济贫事业,还包括有僧只粟、寺库、解典库、无尽藏院,都是基于救济贫民、灾变所设立的福利制度,其性质类似现代的农会、合作社等,在当时受到广大农民的肯定,甚至带动社会各阶层布施供养,存财于寺,以利济贫。

救病:佛陀是大医王,救治人类的一切病苦,他除了演说心法,教导众生如何去除烦恼外,也讲说许多有关身体结构与保健的知识,让弟子们能充分自我了解,安心办道。因此,僧侣中也有精通医术,从事行医救人者。东晋的佛图澄、竺法调、单道开、竺法旷、于法开、于道邃、耆域、诃罗揭、安慧则等法师,是来自西域与印度的医僧;南北朝的宝象、昙衍、灵裕、昙鸾等法师研究医术,救护贫病;隋唐的智顗、灌顶、法进、波颇、法喜、昙荣、代病、僧伽、神智、杜顺、丰干、智广、道开、行满等法师,于医疗救病方面,皆有贡献。其中,代病法师发愿一生代人受病,以救众生之苦,故名“代病”,其悲天悯人的胸怀令人感动。医僧尽心尽力医治病患,并未索取医药费,而是本着为社会服务的精神,从事治病利人的慈善事业。

医院的起源与佛教有很大的关系。佛门的医僧医术高明,而且救人如救己,患病者往往闻名前往求治,远路去的甚至就在寺院中住宿,一直到痊愈时为止,寺院如同医院,也提供医疗住宿。早在北齐时,那连耶舍就在寺中收容痲疯病患者,施以医护与疗养;唐朝年间所设置的养病坊,则是在寺院内施行救治,并收容病患的疗养所。日本圣德太子所建造的大阪四天王寺,设有敬田院、悲田院、疗病院、施药院等四院,其功能如同今日的免费诊疗所、养老院、孤儿院,以贫困、孤独、病患为对象,施以免费治疗、收容、救助的慈善设施。台湾目前也有许多由佛教团体成立的慈善机构,如医院、老人院、育幼院、功德会等。过去佛教寺院内的医疗慈善机构,多半由国家设立,委托僧侣管理,国家慈善事业若能与佛教结合,当更具教化福利之功。

护生:“保护动物”是现代最前卫的环保意识,其实,佛教自古以来就倡导护生的观念,如戒律中的“不杀生”戒、佛教仪式中的“放生”,乃至基于慈悲心的“素食”等。《梵网经》云:“若佛子以慈心故,行放生业,应作是念: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,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,若见世人杀畜牲时,应方便救护,解其苦难,常教化讲说菩萨戒,救度众生。”因此,佛教戒杀护生的对象甚广,小如蚊蚁,也尽量驱逐而不轻易杀害。

许多人在信仰佛教后受戒不杀,更有进而终生茹素,乃至影响广大社会群众者,譬如梁武帝曾诏敕天下:“严禁取用生物以合药,郊祭祀天所用的供品,牛、羊、猪等,皆以面食代替,祭祀宗庙的牲礼以果实代替。”隋文帝则诏示天下:“正、五、九三月为长斋月,每月有六斋日,即:初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、二十三日、二十九日、三十日,禁杀一切生命。”

放生是佛教护生事业的典型代表,高僧大德悲天悯人,民胞物与,每见命在垂危的牲畜便生救拔之心,或出钱买回放生,或带回寺里豢养,因此寺院里开始有放生池、放生园的设置。信众受到感化,逐渐效仿,上至天子,下及庶民,都知道放生是慈悲延寿的象征。

除此之外,佛教在社会慈善事业的积极努力,还包括:倡导禁酒,减少犯罪;至监狱弘法改善人心;提供住宿、斋食,指引游子旅人;植树美化环境,注重水土保持;凿井开渠,开发落后地区;义冢义葬,怜悯孤魂穷子等等。总之,佛教寺院本身就是慈善事业。

其实,佛教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,善男信女对于法力无边的佛陀已经具足坚定的信心,任何失意困厄,沮丧潦倒的人来到寺院,无不虔诚膜拜、顶礼,祈求佛菩萨加被;也有许多人在度过难关后,回到寺院供养、奉献以为还愿,并成为不退转的佛教护法。佛教寺院本身的庄严肃穆、清净祥和,诸佛菩萨的慈眉善目,在在给予世人心灵的安慰。

慈善并非宗教的全部

慈善事业的影响,确实为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一股暖流。至今仍有许多慈善团体不遗余力的为社会贡献,值得大家学习;但是由于国人常有“一窝蜂”的心态,甚至有些做得太过自我膨胀,使原本美好的善行难免产生弊端,因此在社会上造成一些不良现象,值得大家深思熟虑。

例如,有些人专靠救济为生,只想等着别人的救济,却不想办法自力更生,如此养成社会一种懒惰,凡事只想不劳而获的心态。另外,一些人以为自己出了点钱就是慈善家,于是表现贡高我慢,浮滥施舍的虚荣心态。慈善救济会产生这些负面的影响,实为大家所始料未及。

很多人误以为慈善事业就是财物的救济,其实,佛教将布施分为三类: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财施仅能救急,不能救穷,只有治标而不能治本,真正的慈善事业必须能彻底解决受难者的痛苦。佛教基于世人迷昧因果,在烦恼苦海中轮回不已,因而广说缘起中道、因缘果报的道理,期望众生在正知正见下,转烦恼为菩提,化悲怨为力量,建立幸福快乐的人生。

佛教倡导“慈悲”,因此佛教致力于社会教化事业,为弱势团体求平等,为社会大众谋福利。北魏时,昙曜代表寺院向朝廷奏请收容犯罪者及官婢,名之为“佛图户”,从事清扫寺院环境或耕作寺田的工作。此项制度不仅令长期被拘禁的重犯成为社会的一股劳动生产力,也让他们有被教化,痛改前非的机会。

佛光山几十年来,集合所有信徒的力量,从事对社会贫苦大众的冬令救济、施棺施茶、施医施药,这一切都肇因于佛光山有慈善的性格。其意义不但是对他人的救急救难,也是对自我慈悲心的培养。然而在佛光山的四大宗旨中,“以教育培养人才、以文化弘扬佛法、以慈善福利社会、以共修净化人心”,慈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。目前佛光山的慈善事业范围甚广,包括佛光诊所义诊、云水医院下乡施药、冬令赈济、急难救助、友爱服务队(义工组织)、观音护生会、器官捐赠会、社会教化处(监狱布教)、大慈育幼院、仁爱之家(老人院)、佛光精舍(养老院)、万寿园、老人公寓等等,并且以寓文化、教育、净修于慈善之中的理念,兴办各种慈善活动。慈善事业固然重要,但教育、文化更重要。

除了财物的布施,我们还要协助教育受难者的道德、品格,从旁辅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,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,努力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。所以,希望今日的佛教徒,凡事不要一窝蜂;扶轮社可以去救济,狮子会也可以去做好事;而我们更应该发挥宗教净化人心,改善社会风气的功能,救急不救穷,做好佛教六度圆融的慈善事业。

佛教徒要兴隆佛教,净化人心,福利社会,必须要有普济社会的愿心,本着佛陀的慈悲胸怀,“贫穷者教以大施,病瘦者给予医药,无护者为作护者,无所归者为受其归,无救者为作救者”,做慈悲济世的事业。

最好的慈善事业就是与教育合而为一,以文化、教育来培养人才,宣传教义,从思想见解上改造人心,这才是根本之道。所以希望大家在从事慈善救济时,也能兼顾文化、教育,发挥宗教真正的意义和价值。所谓“诸供养中,法供养第一”,期盼佛教能从文化、教育方面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,改善国民的生活品质。

喜欢 (0) or 分享 (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表情

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

网友最新评论